孙悟空遭遇紧箍咒?就是某些小学生面对期末卷子的真实感受吧

发布日期:2025-01-22 21:48    点击次数:182

不说话,先上图!

大眼一看,哦,语文试卷!仔细再看,原来考数学!

真真是大语文时代的产物,数学卷子考的是数学的思维和语文的功底,缺一不可。

说实话,还是有些一言难尽……整整6页试卷,不敢细数里面有多少文字。

官方给出的解决方案:多些时间,让孩子做题。也许,依旧做不完。不知道,有多少孩子看得进去卷子,有多少孩子真正明白题意。

对于视频速食时代的4年级,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小学生来说,太考验他们的阅读能力啦!这些密密麻麻的中国字,具体到数学卷子上来,有一种说不出的诡异的和谐。

展开剩余76%

不是吗?

嘿嘿,让你平日刷手机,让你平时不看书,让你往日笑得欢,让你考试头发懵!

某记者采访了国家级骨干教师、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黄东坡,他看完这份数学试卷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:“情境化、跨学科、增加阅读量,这是新中考新高考的新特点,但凡事要有度,否则只有形式而脱离学生的学习实际、能力水平和思维状况。”

黄东坡指出,找到适量阅读与高阶思维的契合点,且突出对数学本质的考查才是正道,否则只能是形式大于内容,热闹一时。

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,包括阅读理解能力;思维能力,包括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;还要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,以及数学中的计算、推理、数据分析等能力。

相信教改的不断变化,包括各种尝试性变化,都在努力围绕新时代的孩子应该具备的上述能力,做一种教育变革,从过去的应试教育、死记硬背,到如今的理解与思维。

只不过,时不我待是积极应变的态度,但矫枉过正却难逃是其中的一种结果。

这份卷子,是教育现状下的一次勇敢的尝试,又何尝不是给我们敲响了“警钟”?

阅读能力迫在眉睫,你认同也罢,不认同也好;只要一直刷小视频,就肯定不好。

刷短视频实际上就是训练大脑短时间暴涨的模式,一个短视频是几十秒,看完非常开心,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你爽。一个小电影几十秒也让你非常爽,不用多久,一年下来,你的大脑就被训练出来了,被固定了,就是短时间刺激立马爽,30秒就得爽一下,不然就不舒服。

于是继续划手机,寻找下一个爆上点,一个又一个短狠准的段子视频,不断的训练你的大脑,让你根本忍受不了5分钟的思考,更别提30分钟,一天几个月,长此以往,这和形成毒瘾的原理上没什么区别。

这份卷子,4年级的孩子读一道题,大约也需要1-2分钟,若是没有平时的阅读积累,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习惯,只会片段化思考,估计看着卷子,就是被念着紧箍咒的孙悟空,除了头疼难忍,竟毫无他法。

最后,再上一组数据:

2024年,过往的一年美国幼儿园到12年级,超过540万学生总共读了1.79亿本书,平均每个学生读了33本书。

幼儿园到三年级,整体阅读量较轻,三年级将近7万字。4年级大幅攀升至24万字,5-8年级阅读量最大,6年级达到32万字的顶峰,进入9年级后,阅读量减少,但整个高中阅读字数都在22万字以上。

发布于:河南省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